切换风格

默认晚霞 雪山 粉色心情 伦敦 花卉 绿野仙踪 加州 白云 星空 薰衣草 城市 简约黑色 简约米色 节日
洋葱论坛公告
回复 1

23

主题

37

回帖

1950

积分

5级|研究生

Rank: 5Rank: 5

UID
72704
性别
保密
积分
1950
外星人存在多久 引擎暴露外星人位置[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6 06: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宇宙演化史长达137亿年,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内极有可能存在其他文明,而且有足够的时间让这些文明发展、演化,并达到具备星际航行的能力,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绝不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生命的种子被彗星等冰封天体携带,当它们坠落到合适的星球时,就会开始演化,由于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前提下,即便是同一物种也会走上不一样的演化道路。地球本身已经存在了45亿年,接近35%的宇宙年龄,如果我们能发现人类到底源于何处,那么就可以推断人类文明是否是宇宙中的唯一,或者有多个文明一同发展,能幸存下来的就只有我们一个。

  目前公认的宇宙年龄为137.7亿年左右,早期宇宙中只有氢和氧,此后的3亿年左右才出现了第三类恒星,是一种大质量的贫金属恒星,在这些恒星内部,核反应过程会导致更重的元素形成,但是这些恒星的寿命并不长,大约为1亿年左右,当它们S亡爆发后会将各种物质抛射到太空中,剩余的材料则成为下一代恒星的原料,因此重元素进入了新的恒星系统中,但是还没有到达可演化出形成岩质行星和生命分子的阶段,科学家认为第一代类地行星应该在大爆炸后60亿年左右,相比较于地球的45亿岁年龄,这个时间段并不长。

  外星人打造的“恒星引擎”或暴露自身位置
  据国外媒体报道,上个世纪初,天文学家弗雷德·兹维基提出了暗物质的概念,认为宇宙中存在看不见的物质,其总量远远大于我们目前可见的宇宙物质。根据暗物质的最新研究,我们太阳系中存在大量的暗物质,太阳可能被暗物质包围,掌握暗物质规律的文明必然是高度发达的外星人,科学家认为先进的外星文明可以利用暗物质以及恒星能量输出进行星际移民,这种方法酷似打造出一个“恒星引擎”,通过巨大的“镜面”来驱动飞船,因此这样的恒星发动机将是一个巨大的结构,可暴露外星人的位置。转播到腾讯微博


  科学家认为宇宙高级文明可将其恒星进行改造,创造出巨大的“恒星引擎”。
  宇宙中的超级文明具备改造行星乃至恒星的能力,比如可以将一颗行星拆解,而我们就可以通过系外行星观测技术发现这些与众不一样的行星,如果被外星人改造过的行星过境,就会形成难以解释的光变曲线,这样就能初步察觉到外星文明的存在。但是科学家认为恒星黑子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干扰,可能被误认为是智慧文明的轨道建筑物。
  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在过去五年内积累了大量的行星数据库,科学家可以在以后的时间内分析距离地球3000光年半径的系外行星,其中存在至少15万个恒星系统中行星的过境数据,它们分布在天鹅座的方向上。外星文明采用恒星能量打造出的超级推进器需要将天体系统的内侧轨道进行较大规模的改进,发现宇宙文明似乎是个概率问题,需要建立在庞大的观测样本基础上,科学家认为观测数据可能要达到100万颗恒星,而且距离地球至少1000光年以上。

  开普勒探测器的数据依然不够,探测太阳系周围3000光年的恒星系统是个庞大的工程。为什么宇宙中先进的文明需要花费巨大的财力去改造恒星呢?科学家认为星系中存在一些“坑洼”地带,穿过其中的恒星系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来自恒星的能量供应被认为存在不确定度,比如太阳系沿着银河系公转轨道穿过冷氢分子云带,其后果会造成恒星变得暗淡,穿过路径上可能导致行星出现较严重的气候变化,因此打造一个“恒星引擎”就显得尤为重要,可绕开星系中的坑洼地带。

宇宙演化

宇宙演化

宇宙

宇宙

外星人打造的“恒星引擎”

外星人打造的“恒星引擎”

外星人

外星人

太阳系

太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32

回帖

4688

积分

6级|博士

Rank: 6Rank: 6

UID
72859
性别
保密
积分
4688
发表于 2016-3-15 01: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的位置好啊..我考,这是一种文明,我指 的是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由于人类好奇的心理,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个论坛的出现会在全世界引起怎样的骚动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洋葱论坛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Archiver|手机版|黑名单|洋葱论坛 ( 粤ICP备18009964号 )

GMT+8, 2024-5-4 18:53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3 queries .

返回顶部